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新闻

『骨科康复』怎么做到的?术后30天,77岁“换膝”老人就能行走自如!

阅读:
 
 
不少接受了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
  
  在术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会感觉到“不正常”,
  
  比如:麻木、疼痛、发热、肿胀、无力、不稳…
  

  这是为什么呢?
  
  成功的手术≠膝关节功能恢复
  
  手术只是第一步,术后康复不能少!
  
 
  77岁的郭奶奶家住四川自贡,是一名退休医生,患有膝关节炎已有20多年。最近几年,郭奶奶的膝关节炎进一步加重,出现了双膝关节畸形、跛行,行走、蹲起困难。
  
  为解除病痛,郭奶奶于2018年6月29日在华西进行了左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来到成都顾连锦宸康复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在专业康复团队的治疗下,郭奶奶顺利恢复膝关节功能和步行能力。
  
  在2019年3月8日进行了右膝关节置换手术后,郭奶奶再一次毫不犹豫的选择到顾连锦宸进行术后康复。
  
 
  术后,因为剧烈的疼痛和肿胀,郭奶奶只能卧床休息,日常生活只能依靠家人。
  
 
  术后第三天,无法行走的郭奶奶来顾连锦宸进行康复治疗

  术后康复介入早,站立行走恢复好
  
  2019年3月10日,郭奶奶术后第3天,成都顾连锦宸康复医院骨骼肌肉康复科主任、骨科医生、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护理团队组成多学科康复团队,共同为她进行了康复诊疗和评定。
  
 
  骨骼肌肉康复科主任凌旭和骨科物理治疗组长曾祥斌为郭奶奶查体和评估
  
  根据郭奶奶的基础疾病、术后情况和康复目标,康复团队为她制定了涵盖疼痛管理、功能恢复、专科护理的个体化康复治疗计划:
  
  1  早期消肿止痛,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
  
  2  中期恢复膝关节的活动度和增强肌力,重塑本体感觉,改善平衡功能
  
  3  后期训练患者的步行能力及耐力,保持正常步态,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
  
 
  CPM持续被动训练
  促进下肢循环、预防静脉血栓、保持关节活动度
  
 
  郭奶奶在治疗师的帮助下进行踝泵运动
  加快肿胀消退、预防肌肉萎缩
  
  早期康复(0~3天)
  
  在消肿止痛的基础上,制动与训练相结合,根据郭奶奶的情况适时开展下肢负重训练和辅助下步行,同时进行关节肌肉功能活动锻炼,促进患肢静脉血回流,减轻肿胀,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减轻周围组织粘连。
  
  具体方法:
  
  ①消肿止痛、改善循环等药物治疗。
  
  ②冷疗
  
  ③股四头肌静力收缩
  
  ④直腿抬高练习
  
  ⑤踝泵训练
  
  ⑥下肢负重及辅助下步行训练
  
 
  功率自行车训练
  训练下肢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肌力、提升身体协调功能
  
 
  关节活动度训练
  预防关节僵硬、粘连、挛缩,恢复关节活动度
  
  中期康复(4~14天)
  
  这阶段是康复训练的关键时期,主要恢复郭奶奶的膝关节目标活动度并增强肌力,训练她的本体感觉及平衡,并完成辅助下步行到无辅助下步行的过度。
  
  具体方法:
  
  ①蜡疗
  
  ②肌力训练
  
  ③关节活动度训练
  
  ④平衡训练
  
  ⑤负重训练
  
 
  术后15天,郭奶奶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负重训练和行走训练
  
  后期康复(15~30天)
  
  这阶段主要帮助郭奶奶提升步行能力及耐力,保持正常的步态,完成医院到家庭、社会等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
  
  具体方法:
  
  ①行走训练
  
  ②步态训练
  
  ③ 坡道行走和上下楼梯训练
  
  ④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及体力节约指导
  
 
  术后30天,郭奶奶独立行走自如
  
  现在,郭奶奶的双膝关节功能都恢复良好,也没有任何术后并发症,站立、行走、蹲起都恢复到了正常人的水平,美好的生活又在向她招手。
  
 
  目前,人工膝关节置换已经是一项成熟及有效的手术,但仅做手术并不能让患者高枕无忧,术后康复成为了确保手术效果、重塑膝关节功能、恢复行走能力、延长假体使用时间的关键。
  
  作为西南规模最大的国际康复专科医院,顾连锦宸致力于帮助每一位患者缓解病痛、改善功能障碍,提高生活品质,回归家庭和社会!
  
  骨科
  康复
  
  针对各类外伤、四肢及脊柱骨折术后、关节置换术后、退行性骨关节病、运动损伤等伤病所致的疼痛、关节活动受限、感知觉障碍的康复评定和治疗。
  
  专家介绍
  
  骨骼肌肉康复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凌  旭
  

  拥有逾20年丰富的骨科临床及康复工作经验,擅长运动损伤、人工关节置换、四肢骨折、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等疾病的康复评定和治疗。